商业 frontier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村规“三字经” 分类记在心

新闻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在竞争激烈的洗发水市场中,众多品牌都在寻求独特的发展之道。而洗发水贴牌代加工,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迈...

  • 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 全国巡展广州站超燃开启

    2024年8月10日,由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全国巡展,在广州天河高德置地春广场超燃开启。活动首日,聚集了众多铠迷铠粉,现场热闹火爆,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沉浸在铠甲勇士的热血...

  • 中外热门IP迷人眼!瞄准授权新风口,深圳国际授权...

    2023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也是IP衍生消费的高光之年,市场上的火热也延续到了深圳国际授权展的现场。作为IP行业的年度盛事,华南地区领先的IP授权商贸平台国际授权及衍生品(深圳)展览会(深圳国际授权展)...

  • 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

    12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国际儒...

商业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哪里?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

说起被种草的“懒人神器”,哪个最深得你心?有人说是扫地机器人,有人投票给洗碗机,可没想到,洗鞋机今...

村规“三字经” 分类记在心

发布时间:2019/12/19 商业 浏览:657

今年年初,从化区西和村就开始宣传垃圾分类,村民不仅在行动上践行垃圾分类,还将其写进了《西和村村规民约三字经》——“有垃圾,要分类;倒垃圾,不随意。”将垃圾分类上升为村民共识。为进一步激励村民,西和村还在当地的新文明实践广场处设立红黑榜,通过熟人互相监督,让垃圾分类的意识更深入民心。
这只是从化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截至11月底,从化区92个物业小区中78个物业小区已经完成楼道撤桶工作,物业小区撤桶率为85%。目前,从化已经打造出一个“3个示范街+3个示范农贸市场+10条示范村+30个样板小区”的示范片区,还建设出3条村、3个物业小区、1条城中村、2个农贸市场的垃圾分类标杆示范点。
总结农村垃圾分类
“从化模式”在路上
从化区总结农村垃圾产生特点,明确餐厨垃圾就地消化,大型宴会预约环卫所收运处理;可回收物依托现有供销系统或“美丽银行”模式,由村民自行售卖;有害垃圾通过政府补贴形式鼓励村民集中投放;其他垃圾依托现有环卫保洁进行清运。
“红黑榜”每月更新
互相监督自我约束
西和村第一书记刘辉鹏告诉记者,今年年初西和村就开始宣传垃圾分类,还将此写进了《西和村村规民约三字经》——有垃圾,要分类;倒垃圾,不随意。据介绍,西和村的村民比较节俭,很少浪费食物,餐厨垃圾不多。目前,西和村的垃圾分类主要是区分干垃圾和湿垃圾,并引导居民处理有害垃圾。
村里从前设立公共垃圾投放处,村民的垃圾全部堆在一块。如今,村里设立了大型垃圾投放站、普通垃圾投放站、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和有害垃圾投放站。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里,村民注册账号,将家里的可回收垃圾扔进垃圾站,获得积分,100积分兑换一块钱,直接打到微信账户上,这样的激励机制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尤其是小朋友非常喜欢这种模式。”刘辉鹏说。
此外,在推行垃圾分类期间,村里给300多户村民派发了灰色和绿色两个垃圾桶,一个装干垃圾,一个装湿垃圾。西和村的新文明实践广场处还设立了红黑榜,每个月更新一次,将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前五名村民写在红榜上,做得不足的前五名写在黑榜上。“大家都互相认识,榜单还是有监督效果的。”村委会负责管理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李玉银说。
黑水虻浑身是宝 餐厨垃圾将它喂饱
每日上午,一辆辆餐厨垃圾运输车从良口镇大大小小的餐馆里收运餐厨垃圾。他们最终会运到什么地方呢?
据了解,运输车的终点是良口的广州市嘉丽清洁服务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黑水虻养殖公司。早在今年3月,该公司正式投产运营,也同从化吕田镇、良口镇、温泉镇等地镇街达成协议,收运和处置该地的餐厨垃圾。良口镇的餐厨垃圾由该公司上门收运,每日收一次,节假日两次;其他镇街的则由环卫所负责运收。
据该公司老板欧阳志文介绍,该公司每日可以处理20吨餐厨垃圾,目前每日从从化区能收运到5-8吨餐厨垃圾。运回来的垃圾经过分拣、破碎、消毒、压榨,之后投入黑水虻养殖槽。黑水虻是一种昆虫,食取禽畜粪便和餐厨垃圾,生产出高价值的动植物蛋白。“黑水虻本身是宝,能养殖水产和家禽;而它的粪便也是宝,是种植蔬果的有机肥料。”
这家黑水虻养殖公司还种植了有机蔬果以及养殖了禽畜,养殖的黑水虻和它们排出的粪便直接由公司利用,“我们就是在做一个循环链条。”欧阳志文介绍道。
居民志愿者:言传不如身教
今年10月份,珠光流溪御景花园招募居民志愿者做垃圾分类站桶督导员。75岁的童学通就跑到党群中心第一个报名参加。
第一次守桶,要求是七点,童学通六点就起床吃早餐,提前十五分钟到达守桶点。虽然前期有宣传,但是一整天下来,还是很多居民没分清。
“言传不如身教。”有一次,有个小伙子将鸡蛋壳混在了餐厨垃圾里一块丢进了餐厨垃圾桶。童学通就拿着60厘米长的钳子,伸进餐厨垃圾桶内,在一堆餐厨里拣出鸡蛋壳,逐片碎壳放到其他垃圾桶里。“当时那个小伙子都停下来愣了。”第二天,童学通特意下楼观察,发现这个小伙子拿了两个垃圾袋,将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得好好的。
实施垃圾分类四个月了,小区里的公共垃圾桶全撤了。早上7点到9点,晚上6点到9点这两个时间段,常常一群居民拎着大包小包的垃圾下楼,选桶、破袋、投放……“真的像赶集一样热闹。”童学通说。
现存问题:
有害垃圾缺处理渠道
目前,从化区垃圾分类推广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有害垃圾处理渠道缺失。从化区当前尚无能处理有害垃圾的企业,而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推荐的有害垃圾处理企业处理能力有限,只能处置多数的有害垃圾,导致从化区有害垃圾难以全面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