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frontier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激萌画风讲古 好玩动漫上车

新闻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在竞争激烈的洗发水市场中,众多品牌都在寻求独特的发展之道。而洗发水贴牌代加工,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迈...

  • 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 全国巡展广州站超燃开启

    2024年8月10日,由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全国巡展,在广州天河高德置地春广场超燃开启。活动首日,聚集了众多铠迷铠粉,现场热闹火爆,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沉浸在铠甲勇士的热血...

  • 中外热门IP迷人眼!瞄准授权新风口,深圳国际授权...

    2023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也是IP衍生消费的高光之年,市场上的火热也延续到了深圳国际授权展的现场。作为IP行业的年度盛事,华南地区领先的IP授权商贸平台国际授权及衍生品(深圳)展览会(深圳国际授权展)...

  • 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

    12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国际儒...

商业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哪里?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

说起被种草的“懒人神器”,哪个最深得你心?有人说是扫地机器人,有人投票给洗碗机,可没想到,洗鞋机今...

激萌画风讲古 好玩动漫上车

发布时间:2018/12/24 商业 浏览:789

近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广州动漫艺术40年成果展”引起广泛关注。作为一个从“圈地自萌”到逐步被公众所接受的新兴行业,动漫行业以独有的想象力不断包容与酝酿着各种新元素的出现。同一类型作品“通吃”的时代早已过去,90后、00后在本土文化里发现更大的动漫世界。从不看动漫的爷爷奶奶也能把“一群喵”的表情包用得风生水起。时至今日,动漫早已突破“次元壁”,与民生、公众生活息息相关。
突破宅圈
公益、交通等领域呈现动漫化
许多对二次元文化无甚兴趣的人往往认为与动漫隔着厚厚的“次元壁”,但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动漫出现了明显的从“宅圈”走向公共的趋势。广州美术学院动漫系教授叶正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广州近几年在公益、交通、城市形象、教育系统等都出现了一系列动漫化的方向,过去业界提倡“动漫产业化”,近几年的趋势是“产业动漫化”。
近几年,被业界誉为“最贪玩动漫公共艺术家”的叶正华教授在让动漫走向“公共性”这条路上做了不少尝试。例如叶正华带领第二少年宫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的孩子们用手中画笔把广州公共交通进行重新“改造”。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相呼应,叶正华以“香料”为切入点,带领孩子们把地铁AMP车厢变成汪洋大海,让一只抹香鲸漂浮于空中,利用3D立体感让乘客们宛如“踩鲸而行”。  在成功改造地铁APM线后,叶正华又带着孩子们重新“设计”了24辆公交车,“我的想法是,把城市街道理解为一个巨大生命体的血管,公交车则是血管里的血细胞,如果血细胞充满艺术感,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个艺术之城。从某个角度来看,就是把公交车看成一个个移动美术馆。”公交车的里里外外成了200多个孩子肆意挥洒想象力的画板,乘客们能在车上看到熟悉的南粤特色元素,也能看到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聚集在广州的有趣画面,还看到北极熊、大熊猫等不同自然带的可爱动物。
“我把其中一辆双层巴士交给了自闭症的孩子,剩下的交给其他孩子。自闭症的孩子在绘画时明显更专注,高效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还有余力帮助别人。他们的画作也有更鲜明的特点,比如动物都是站着和人交流的,不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反而更接近艺术的本质。”叶正华认为,动漫令孩子们产生本能的亲近感,且不像油画、国画一样有着较高的学习壁垒。
“让这些孩子参与社会公益项目,实际上是让他们去帮助别人。尊重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让他们和社会产生联系,去帮助社会。”叶正华还自豪地表示,一位曾在少年宫学习的孩子就在他的引导和鼓励下考上广州美术学院的动漫系。
大众审美回归
超七成作者将目光转向本土原创
近年来动漫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转向:《大圣归来》《大护法》等中国风动漫作品的爆红反映出大众审美开始回归本土。例如2017年~2018年广州举办首届中国动漫美术作品展,展览聚焦于民族风格、中国风的原创作品,据了解,超过70%以上的作者都将目光转向本土原创题材。作为广美的老师,叶正华也在学生身上发现变化,“现在许多90后、00后的学生刚入学,就和我们讨论《山海经》《聊斋》等故事里可放入作品的元素。孩子们已经从过去倾向日漫、美漫更多地回归本土文化上。”
在肥志的工作室,记者看到《史记》《春秋左传注》《中国全史》等“大部头”摆满书架书桌。肥志介绍,“历史喵”的形象取自曾经设计的一个手游,但因项目失败而搁置。科普漫画走红以后,有读者提议可以科普中国历史,创作团队就开始考虑如何讲出新意。当时市面上的历史题材漫画都以“人”作为主要形象,在翻看以前创作的动漫形象时,肥志决定以手游中穿汉服的“猫咪”形象做主角,在旧稿基础上画出了12只猫咪,“这部漫画并不是说历史中的人变成了猫咪,而是有12只猫演员在演历史话剧。”
和日本科普动画《工作细胞》虚构情节输送知识点不同,基于史实的创作手法难免会限制作者的创造力,也容易令读者索然无味。如何做得“有趣”?肥志表示,“在不改变史实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现代、好玩的创作手段。我们坚持用‘大白话’表达,并且融入不少有趣的现代元素。”记者还了解到,创作团队在画每一条漫画前都会开内部故事会。文案组“扒”完一篇史料就召集全体人员讲故事,听众觉得无趣可直接走开,如果有人讲完故事已空无一人,这篇文案就要推翻重写。
表情包热带来新玩法
先有动漫衍生吸睛再让内容热起来
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动漫传播方式的演变,一种新的传播方式逐渐引起业界关注。“因为手机互发等传播方式,动漫‘衍生品’有时反而会先于动漫作品被大众所关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产品和设计先行,内容后续再跟进。”叶正华如此表示。
在社交媒体进入大众生活的当下,制作“表情包”无疑是让一个动漫IP最快接近大众和被广泛传播的一个方式。肥志和其团队共同开发的“肥志”、“一群喵”、“绿崽”等系列表情包在微信上拥有较高的下载量。大学生桃子是“一群喵”表情包的使用者,她告诉记者,“这是我最常用的表情包,又萌又搞笑。一开始是闺蜜发给我的,后来在微博上看到《如果历史是一群喵》漫画,就立刻对后者也产生了兴趣。”
与以往先关注内容再关注衍生品的顺序不同,大众接触一个动漫形象常常是从衍生品开始,后续再关注内容。甚至某些动漫形象直接是以“表情包”的形态诞生,故事内容本身才是“衍生品”。
除了线上产品,人们对一部作品的了解还会直接从线下产品端进入。叶正华表示,线上线下结合是一种比较新的尝试。比如张小盒系列作品,大众对其的了解未必是通过动画、漫画,可能是女孩背着的一个包,或是小朋友手上的一个玩具,先是对产品上的张小盒形象感兴趣,才产生去看这部作品的欲望。
作为“张小盒”的主笔,陈缘风向记者表达关于设计动漫衍生品的想法,“第一是挖掘产品萌点,激发大众购买欲。第二是注重产品实用性,如手机壳、行李箱、充电宝等具有直接使用价值的东西。”
从“工业设计”角度切入是广州动漫行业的一个独特现象,这和广州雄厚的周边产品开发实力不无关系。“漫友”创始人金城表示,“动漫本身是跨媒介的,是多元媒介的一种交叉,它的动漫造型往工业设计的延伸拓展,是一种借助现代工业优势包括设计、运营、开发的模式,给动漫造型本身提供新的空间和舞台的方式。”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