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investment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岭南非遗何以焕新颜?数位传承人现身说法来教你

新闻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在竞争激烈的洗发水市场中,众多品牌都在寻求独特的发展之道。而洗发水贴牌代加工,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迈...

  • 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 全国巡展广州站超燃开启

    2024年8月10日,由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全国巡展,在广州天河高德置地春广场超燃开启。活动首日,聚集了众多铠迷铠粉,现场热闹火爆,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沉浸在铠甲勇士的热血...

  • 中外热门IP迷人眼!瞄准授权新风口,深圳国际授权...

    2023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也是IP衍生消费的高光之年,市场上的火热也延续到了深圳国际授权展的现场。作为IP行业的年度盛事,华南地区领先的IP授权商贸平台国际授权及衍生品(深圳)展览会(深圳国际授权展)...

  • 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

    12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国际儒...

商业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哪里?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

说起被种草的“懒人神器”,哪个最深得你心?有人说是扫地机器人,有人投票给洗碗机,可没想到,洗鞋机今...

岭南非遗何以焕新颜?数位传承人现身说法来教你

发布时间:2023/07/04 财经 浏览:154

今年以来,岭南非遗频频出圈,从春节期间火爆全网的英歌舞,到端午之际比比皆是的龙舟赛,大量非遗美食、非遗技艺刷新着人们对岭南文化内涵的认知,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增添品质和意蕴。

7月1日下午,羊城晚报岭南文化传播研究院特就岭南非遗传承与创新这一热点话题,邀请非遗领域的专家和传承人——

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雪莲,广绣代表性传承人谭展鹏、黄敏健,西关礼饼制作技艺传承人谢颖春,肇庆裹蒸粽传承人邹木娇,醉龙舞传承人黄金渐,以及饼印制作技艺传承人彭金罗,相聚在羊城派直播间,畅谈岭南非遗的传承、传播与创新。

匠心精神创新当代生活

千年传承的广绣是广府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之一。

广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展鹏受到母亲——广绣国家级传承人陈少芳的影响,从小耳濡目染,从七八岁开始就接触广绣。他的妻子黄敏健也从事广绣创作。

“当时我看到陈少芳老师拿出一件广绣作品,我备受震撼,从没见过这么精美的一幅刺绣画!”在直播间回忆起自己与广绣结缘的经历,黄敏健感慨不已。

在谭展鹏和黄敏健夫妻看来,创新是广绣保持常青生命力的关键,创新不局限于技法,这一理念应贯穿上下游链条。黄敏健说,传统手工绣很难到达千家万户,所以要把手工技艺用现代的手法进行标准化生产。

谭展鹏坦言,广绣一直都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元素,以适应时代潮流。例如,在香云纱高定服饰的生产过程中,仅靠手工是很难完成的,因此有必要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批量化生产。

除了广绣,饼印制作技艺传承人彭金罗也做客直播间。

她一边展示饼印模具,一边向大家介绍,广州饼印又称饼模,是生产广式月饼、杏仁饼、龙凤礼饼等各式传统广式饼食的主要工具。这项技艺见证着广州木雕、广府民俗节庆、广式饼食和广府饮茶习俗等的发展和演变,制作工序非常复杂。

“饼印内部花纹丰富,都是寓意吉祥如意的图案。”在彭金罗看来,如今饼印不仅是单纯制作饮食的工具,更是寄托人们心中的一份情怀、一缕乡愁。

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雪莲认为,如今各类绣品都在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所谓的“国潮”,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运用。

如今刺绣、饼印等各种传统工艺都在不断地寻求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生存空间。因此,应该厘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不断拓宽传统工艺的市场。

美食记忆传承岭南味道

食物和文化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岭南非遗必然少不了美食。

西关礼饼制作技艺传承人谢颖春在直播间向观众介绍道,西关礼饼制作技艺是用面粉、猪油、糖浆等原料,经开皮、包馅、烘焙等一系列工序制作礼饼的技艺。根据不同的节俗,可分为婚俗礼饼、新年礼饼、龙船饼、中秋礼饼等。

“小时候家里逢年过节做糕点,自己就会在旁边帮忙。”谢颖春谈到,后来有一次自己在街边闻到面包新鲜出炉的香气,便暗自许下心愿,长大要开一家饼铺,延续中华美食记忆。

“如今,我们用心用情做西关礼饼,传承的不只有传统味道,还有我们的文化精髓。”谢颖春说。

除了西关礼饼,来自肇庆的裹蒸粽也亮相直播间。

传承人邹木娇介绍道,肇庆裹蒸粽与人们熟悉的“端午粽”有明显区别。一般粽子多用芒叶包裹,呈四角形或长条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包裹、水草包扎,呈枕头状或金字塔形。

“对于海外华人而言,裹蒸粽是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的美味记忆。”邹木娇说,裹蒸粽是肇庆市民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很多海外侨胞回国旅游都会专程回到肇庆再次品尝心心念念的美味。

“作为舌尖上的非遗,美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张雪莲分享自己对饮食类非遗的看法。

所谓“美食解乡愁”,美食也是海外华侨心系祖国的文化符号,能让中国味道存续于他们的记忆之中。因此广东各地可以进一步挖掘本土特色美食,让更多人了解当地文化、风土人情。

非遗民俗凝聚文化认同

近年来,岭南非遗民俗可谓大放异彩,广府龙舟竞渡“飘移”,潮汕英歌“破圈”出海,岭南醒狮“舞动”全球……它们正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力量,远传海内外。

醉龙舞是岭南民俗之一,流行于中山市,一般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祭祀后举行的巡游活动中表演。舞醉龙者在祭祀过程中随意舞动龙头、龙尾。

醉龙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金渐在直播间介绍,他8岁时在父亲黄焯根的影响下,开始练习南拳,12岁便接触到醉龙舞。

身为醉龙舞传承人,他希望能把这项舞艺发扬光大,便带领一众徒弟开展公益性醉龙舞教学,让醉龙舞走进校园。已有数百名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感受醉龙舞的魅力,实现薪火相传。

“中山醉龙舞与其他民俗一样,都蕴含着积极向上、催人奋发的精神。春节的舞龙、舞狮、舞麒麟,端午的扒龙舟,在佛山还有中秋的秋色巡游等等,各地都在用自己的文化语言去庆祝年节。”

在张雪莲看来,每一场民俗活动都是凝聚海内外华人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也是增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岭南民俗持续“出圈”的当下,我们既要继承传统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岭南文化的基因、符号,以及传统根基,同时也要适应时代,借助新技术手段扩大传播力,实现持续性的发展。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