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147条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广州今年重点推进市中心5条碧道建设

新闻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在竞争激烈的洗发水市场中,众多品牌都在寻求独特的发展之道。而洗发水贴牌代加工,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迈...

  • 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 全国巡展广州站超燃开启

    2024年8月10日,由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全国巡展,在广州天河高德置地春广场超燃开启。活动首日,聚集了众多铠迷铠粉,现场热闹火爆,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沉浸在铠甲勇士的热血...

  • 中外热门IP迷人眼!瞄准授权新风口,深圳国际授权...

    2023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也是IP衍生消费的高光之年,市场上的火热也延续到了深圳国际授权展的现场。作为IP行业的年度盛事,华南地区领先的IP授权商贸平台国际授权及衍生品(深圳)展览会(深圳国际授权展)...

  • 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

    12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国际儒...

商业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哪里?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

说起被种草的“懒人神器”,哪个最深得你心?有人说是扫地机器人,有人投票给洗碗机,可没想到,洗鞋机今...

147条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广州今年重点推进市中心5条碧道建设

发布时间:2020/01/11 新闻 浏览:688

在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孩子们光着脚丫踏进小河里,戏水、堆石坑、捉虾;在白云区松洲街,居民惊喜地发现,昔日黑臭的石井河上多了“特殊的客人”——成群的白鹭飞落到河边浅滩觅食、嬉戏;在海珠区南箕涌,过去河水腥臭刺鼻,夏天蚊虫乱飞不敢开门开窗,现在河道通、河水清,成了附近居民饭后休闲好去处……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河长办获悉,目前广州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管平台的147条黑臭水体已消除黑臭,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全国仅有的2座治水先进城市在全国通报表扬。
成效:
白鹭翩翩而至 河里能捉鱼摸虾 
孩子们光着脚丫兴奋地踏进小河里,戏水、堆石坑、捉虾……这一幕在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的居民徐丽红看来,就好似回到了二三十年前的山清水秀、天蓝地净光景。流经村内的大源支流(沙坑涌)蜕变成一条美丽的“观景河”,蜿蜒的碧道设有白色栏杆,清澈的河水从碧道下方涓涓流过,两岸绿草幽幽。
白云区松洲街居民们近来也有新发现——昔日黑臭的石井河上来了许多“特殊的客人”,每天清晨或傍晚退潮后,成群的白鹭飞落到河边的浅滩觅食、嬉戏。“水质变好了,鱼草肥美,才会有鸟飞来。”居民陈阿姨表示。
孩子们光着脚丫在河里戏水捉虾。
住在海珠区南箕涌旁的吴叔则将“焕然一新”四个大字挂在了自家的外墙上,吴叔说,过去南箕涌涌边违建林立、河道淤塞,河水腥臭刺鼻,夏天蚊虫乱飞,根本不敢开门开窗;现在河道通畅,河水变清,每天晚饭后都会下来走一走。
一幅幅昔日美景的重现背后,是广州掀起新一轮力度空前的治水战役,立下军令状、吹响冲锋号,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腕,坚定不移打赢污水防治攻坚战。2019年以来,广州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管平台的147条黑臭水体,经第三方第一轮复核评估,已基本实现消除黑臭,车陂涌、双岗涌整治入选全国治水典型案例;鸦岗等9个国考断面稳定消除劣Ⅴ类、8个国考断面和2个省考断面水质达到省年度考核要求,其中鸦岗断面从2018年的劣Ⅴ类水到2019稳定达到Ⅳ水;流溪河流域89条一级支流劣Ⅴ类数量由46条减少到16条,污染物氨氮排放总量削减了79%……
环境变迁也获得多方“点赞”:统计部门民调显示,广州市民认为工作成效最为显著的是黑臭河涌治理,位列建设花城成效显著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广州还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全国仅有的2座治水先进城市在全国通报表扬,获评“国家首批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广东省河长办首次公布的全省2018年度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结果中,广州获得“优秀”等次。
治理:
去年拆涉河违建超371万㎡ 设18416名网格员
广州水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究竟从何而来?
首先,强化源头治理,“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治源先治人”。在污染源查控上动真碰硬。2017年以来,全市共拆除涉河违建988.93万平方米,其中2017年116.49万平方米、2018年500.76万平方米、2019年371.67万平方米。源头实施有效截污,2017年以来,共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14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6.55万吨/日,共建成污水管网9462公里。
其次,注重建章立制,上下联动、网格化管理、智慧化治水。从多部门多头管理,城乡发展无序管理等弊端脱离出来,打出上下联动、网格化管理、智慧化治水组合拳,采取多部门联动方式,全面推进污染源整治工作。优化河湖长体系,在原3030名四级河长、828名四级湖长、3296名自然村河段长的五级河长体系基础上,向上延伸设置9大流域市级河长,向下延伸在全市19660个标准网格设置了网格员18416名,发挥一线“岗哨”作用,形成了多级治水体系。建立监督指导机制,专项监督、人大、政协监督、暗访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等多种方式全面开花,如组建165支2087人参加的民间护水队,聘请民间河长754人,“广州治水投诉”微信公众号受理市民投诉等,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最后,重视民生国计,固本强基、精细高效、提升管理。扎实推进广州珠江堤防达标提升建设。珠江堤防未达标长度共182.83公里,截至去年底,已完成175.08公里,占总任务的95.7%。提升城市防洪排涝水平,强力推进内涝整治,2018年排查出的169处内涝风险点整改,已完成152处,完成率90%;2019年排查出的72处内涝风险点,已完成70处整治,完成率97%。
今年将建5条碧道示范段
广州市河长办表示,今年的任务是着力推进阅江路碧道、临江大道碧道、生物岛碧道、二沙岛碧道、沙面碧道等5条位于市中心的都市型碧道示范段的建设。其中,二沙岛、新河浦涌碧道示范段项目,计划通过已建的东山湖公园碧道,与拟建的新河浦涌碧道示范段(2.2公里)、东濠涌碧道(4.4公里)连通,实现云山珠水共逍遥。海珠区阅江路碧道示范段工程位于前航道右岸华南大桥至琶州大桥段,长约2.3公里,计划串联周边水博苑、会展公园等特色节点,服务好会展区、互联网聚集区、总部商务区的功能需求,增加防洪、治涝、海绵、治水等科普展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