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与东莞同频共振,与创新双向奔赴 东阳光药今日登陆港股

新闻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在竞争激烈的洗发水市场中,众多品牌都在寻求独特的发展之道。而洗发水贴牌代加工,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迈...

  • 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 全国巡展广州站超燃开启

    2024年8月10日,由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全国巡展,在广州天河高德置地春广场超燃开启。活动首日,聚集了众多铠迷铠粉,现场热闹火爆,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沉浸在铠甲勇士的热血...

  • 中外热门IP迷人眼!瞄准授权新风口,深圳国际授权...

    2023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也是IP衍生消费的高光之年,市场上的火热也延续到了深圳国际授权展的现场。作为IP行业的年度盛事,华南地区领先的IP授权商贸平台国际授权及衍生品(深圳)展览会(深圳国际授权展)...

  • 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

    12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国际儒...

商业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哪里?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

说起被种草的“懒人神器”,哪个最深得你心?有人说是扫地机器人,有人投票给洗碗机,可没想到,洗鞋机今...

与东莞同频共振,与创新双向奔赴 东阳光药今日登陆港股

发布时间:2025/08/07 新闻 浏览:9

8月7日,总部位于东莞的广东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东阳光药,06887.HK)正式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东阳光药在完成私有化后,以创新药企的全新定位再度回归资本市场。从长江畔的药企收购起步,历经多轮行业周期洗礼,东阳光药成功实现战略转型,聚焦创新药研发并登陆港股,其背后是企业强大的韧性与成长性——而创新研发,始终是驱动这一切的核心引擎。

在大湾区的发展蓝图中,东莞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鲜明定位,成为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引擎。扎根东莞二十余年的东阳光集团,从电子新材料到生物医药,再到健康养生,已成长为横跨三大领域的产业巨头。二者的发展轨迹深度交织,形成“企业引领产业升级、城市赋能企业成长”的共生范式,成为大湾区产城融合的生动注脚。

“东阳光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东莞,离不开松山湖和长安镇的创新沃土。”东阳光药董事长张英俊表示,未来公司将立足大湾区、扎根东莞,坚持实业与长期主义,以创新和国际化为核心战略,稳步向“百年东阳光”目标迈进。

创新生态共建:从技术突破到产业生态  

清晨的东莞长安,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东阳光药业研究院的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借助AI算法解析药物分子结构——这一幕日常场景,恰是东阳光与东莞共建创新生态的缩影。

东阳光集团东莞基地

东莞为企业提供的,远不止物理空间,更是一套完整的创新“基础设施”:从国家级平台的技术支撑,到“科技东莞”工程的研发补贴,再到市政府一号文布局的前沿算法,共同滋养出一片适合创新生长的“热带雨林”。

东阳光则以深耕回应这片沃土。截至目前,东阳光药形成了一支由海归专家和博士引导,联合国内精英主导的核心研发团队,总人数超过1100人;拥有广东省制药领域唯一的“抗感染新药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研100多个项目,2024年斩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累计申请超过2400项专利,2013-2024年中国专利公开数量和授权数量居中国药企榜首。

这种“企业主体+人才支撑+政府护航”的协同模式,催生出丰硕成果:东阳光生物医药领域的大环内酯原料药占据全球规范市场55%以上份额,并荣获全球奥司他韦生产基地规模、累计5年产量、累计5年出货量3个世界级第1。

“因为东莞产业链配套的优势,我们的研发构想转化为量产产品的周期,比行业平均水平缩短了许多。”东阳光集团董事、总经理唐新发表示。

这种创新生态的共振效应,正在向更多领域扩散。东阳光已与华为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与深势科技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通过AI技术全面赋能药物产品开发,将在技术、产品、渠道三方面与AI 深入融合,打造 AI+医药产业新生态。目前,通过AI驱动小分子药物设计平台获得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首个候选药物HEC169584已进入临床。这些探索,不仅让东阳光在2024年中国大企业创新百强榜中位列第34位,更丰富了东莞“智能+”产业的生态内涵。

东阳光药配备的400多台高效液相色谱仪,一度被业内誉为“液相森林”

产业协同共兴:链主引领的集群效应

创新生态的持续厚植,为产业协同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技术突破转化为产业动能,东阳光与东莞的共生关系,开始向更广阔的产业链维度延伸。

在生物医药领域,东阳光药的松山湖生产基地正发挥着“磁石效应”。2023年,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开展首批重点产业链(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链主”企业遴选,东阳光药成为全市两家“链主”之一。

在“链主”带动下,东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壮大。以松山湖为例,截至2024年底,该区域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上工业企业达33家,总产值约62.5亿元,从业人员约2.1万人。今年4月,核酸药物头部企业浙江海昶生物下属子公司“东莞白橡树医药有限公司”入驻松山湖,计划与东阳光药共建“核酸药物产业化平台”,进一步丰富产业生态。

在电子新材料行业,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的节奏正不断加快,而东阳光的发展路径恰与东莞的产业布局形成了深度契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正以“全球先进制造创新领航城市”为目标,构建“8+8+4”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立体化生态。东阳光深度融入这一战略,通过旗下创新载体与优势产业,构建起“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突破+未来赛道卡位”的三维格局,在传统化工、先进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及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持续突破,与东莞产业链共生共荣。

东阳光集团乳源基地

产业协同的深度,不仅体现在产业链条的紧密咬合,更延伸至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上。东阳光集团总部扎根东莞,同时在韶关、宜都等地布局基地,形成“东莞研发+外地制造”模式——这既是东莞技术优势与外地要素成本优势的互补,更是“两地协同、东莞受益”的良性循环。

人才与城市共生:从“引才”到“留才”的生态闭环  

产业的蓬勃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人的创造力。当产业链的齿轮持续运转,东阳光与东莞共同构建的“引才-留才-用才”生态,成为支撑这一切的核心基石。

“百万英才汇南粤”东莞招聘会现场,东莞展台的“篮球城市”文创礼包与东阳光的“科研人才公寓”宣传册同样抢手。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引才模式,正是东阳光与东莞共生的关键纽带。东莞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配套,东阳光则提供从入职安家到子女教育的“全周期保障”,形成“城市吸引力+企业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合力。

东阳光东莞基地的一位药物研发总监,便是这种合力的受益者。从海外归来时,他既看重东阳光抗感染新药实验室的国际级课题,也被东莞“国际人才社区”吸引。“企业的科研启动资金让我专注研发,城市的宜居环境让全家快速融入。”如今,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抗流感新药已进入临床二期,申请多项国际专利。

2025年,东阳光通过“政府+企业”校招模式收获超5000份简历,其中清北等顶尖高校硕士以上人才占比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些人才不仅支撑着东阳光的创新,更成为东莞“人才净流入城市”的鲜活注脚——东莞新增常住人口中,相当比例流向了以东阳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

湾区蓝图共绘:从本土龙头到全球标杆  

东阳光药登陆香港联交所,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东莞与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新起点。通过资本平台升级为创新注入持久动力,这与东莞“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创新高地”的目标高度契合。

2025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将通过构建“1+1+N”算力供给体系、扩大高质量工业数据集供给等10大举措,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东阳光计划借此契机,将AI模型技术进一步拓展至生物医药研发,挖掘其在药物研发中的潜力,实现从传统研发向智能化、精准化的跨越。

在生物医药领域,东阳光的国际化步伐正加速推进:目前已在中国、美国及欧洲等市场拥有150款获批药物、100多款在研药物;其胰岛素产品已向美国FDA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首个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胰岛素制剂;2024年与Apollo关于GLP-1/FGF21的海外授权,更加速了创新药的全球开发。此次港股上市,既是东阳光拓宽发展平台的战略布局,也为港股市场注入了具备坚实研发基础的创新药标的。

从长江之畔的药企起步,到港股资本市场的创新标杆;从东莞一隅的产业探索,到大湾区产城融合的典范样本,东阳光的成长轨迹,恰是中国实体企业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创新、拥抱变革的缩影。其与东莞二十余年的共生历程,不仅印证了“城市与企业相互成就”的深层逻辑,更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唯有扎根实业沃土、厚植创新基因,方能在产业变革中挺立潮头;唯有融入城市发展、共享时代机遇,才能在历史进程中书写长青篇章。东阳光与东莞的故事,是大湾区的现在进行时,更是中国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进行时 ——以创新为笔,以协同为墨,这幅产城共生的画卷,必将在更多城市、更多企业的携手同行中,铺展得更加壮阔。

东阳光集团宜都基地

【记者观察】产城共生的“东莞答案”  

东阳光药登陆港股的锣声,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礼赞,更是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生态活力的生动注脚。从长江畔的药企到港股创新药标的,从单一业务到横跨三大领域的产业集群,东阳光的蜕变轨迹,与东莞从“世界工厂”到“创新高地”的转型之路高度契合。

这种契合,藏在实验室的AI药物设计里——那是东莞算力基建与企业研发需求的精准对接;藏在松山湖的产业链图谱中——“链主”企业的磁吸效应让上下游企业在此扎根;藏在科研人才的安家故事中——城市配套与企业保障共同织就的“生活圈”,让创新者心无旁骛。

当“东莞研发+外地制造”的模式打破地域边界,当“政府政策+企业投入”的创新公式持续产出成果,东阳光与东莞的共生,早已超越简单的“企业依赖城市”或“城市成就企业”,而是升华为“创新生态共同体”。在大湾区建设的浪潮中,这样的共同体正在不断复制、生长,为“产城融合”写下更具生命力的“东莞答案”。

【企业简介】东阳光集团  

东阳光是一家专注实业、致力于铸就百年基业的高科技企业,现有员工近3万人,聚焦“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养生”三大领域,已建成广东东莞、广东韶关、湖北宜昌、浙江东阳、内蒙古乌兰察布、贵州遵义、西藏林芝七大基地,拥有东阳光(600673.SH)、东阳光药(06887.HK)两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集团总资产800亿元,累计纳税超200亿元,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位列中国大企业创新百强榜第34位。文/曹丽娟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