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innov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广州首个“枫桥式”派出所怎样炼成

新闻

中外热门IP迷人眼!瞄准授权新风口,深圳国际授权展完美收官 中外热门IP迷人眼!瞄准授权新风口,深圳国际授权...

2023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也是IP衍生消费的高光之年,市场上的火热也延续到了深圳国际授权展的现场。作...

商业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哪里?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

说起被种草的“懒人神器”,哪个最深得你心?有人说是扫地机器人,有人投票给洗碗机,可没想到,洗鞋机今...

广州首个“枫桥式”派出所怎样炼成

发布时间:2019/12/20 创新 浏览:480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枫桥经验”,成为一个时期的典型。几十年后,全国有100个派出所荣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海珠区南华西派出所也成为广州唯一上榜典型。
刑事、治安警情连续9年下降,2018年有225天“110”案件类警情“零接报”,南华西派出所也成为第二届广州公安10支“最美警队”之一。其实,作为一个“老先进”,派出所曾获评全国模范公安派出所、全国人民满意的派出所、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等荣誉。
以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也有赖于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等支撑。而在这些方面,南华西也堪称先进。“枫桥式”是怎样炼成的?请随记者来到派出所一探究竟。
矛盾不上交:
首创“万人巡逻”队伍
调解纠纷成功率100%
“我们派出所的班子,对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解非常透彻,根据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时机及派出所实际地形地貌等区域情况,创新推出许多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回忆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参加南华西首创的“万人巡逻”队伍时的盛况,南华西派出所退休民警杨刚感慨万分。
当时,经济大潮席卷广东,外来人口汹涌而至,内街内巷里时有偷单车贼出没。“万人巡逻”的创举,获得了全国综治的先进,也让杨刚和他的同事们,对南华西街街巷巷、兜兜转转的每个角落、每块石板,印象颇深。
南华西街面积仅有1.1平方公里,却居住着6.5万人。因此,派出所借助居民以本地户籍人口为主,大多数居民在辖内居住了数十年,熟知社区情况,且对辖区有着深厚的情感,是典型的“熟人社区”这一优势,以居民代表大会、街坊会、议事会、业委会等居民议事平台为基础,建立“面对面”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协商解决社区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
自从建立由派出所民警、辅警及街道综治办、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志愿者组成的专职调解队伍,采取“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举措,常态化形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近两年来,派出所协助调解各类突出矛盾纠纷37起,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100%。
曾经,辖内就有一名群众因房屋使用权问题与原实际居住屋主发生纠纷并多次报警求助,派出所及时对接律师志愿者介入调解、提供专业法律意见,指引双方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最终化解了矛盾。“以前,穿街过巷踩单车巡逻、家访,哪条街哪块砖都知道,走在青石板路上,不时与碰面的群众打招呼,更是街坊街里的感觉。居委会书记与专区民警,当时确确实实能帮群众解决困难。派出所与居委会是双剑合璧。”南华西街道党工委的洪文湘副调研员见证了南华西单车巡逻和上门家访的模式,也颇为称道。
平安不出事:
开创多元化治理格局 
夜鹰巡控队守护夜间平安
2014年10月,在南华西派出所辖内某中学,出现了个别初中生向同班同学收取“保护费”的情况。经派出所会同校方开展核查,发现一个由社会人员挑头、在校学生组成的少年“帮会”,存在强迫学生“入会”和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违法不法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安全和教学环境。这个作案团伙最终被打掉。
自此以后,一支“少年警队”成立了。派出所与辖区的中学和社工组织合作,在学校每个班选2~3名学生作为队员。“少年警队”的校方负责人邓泽林老师介绍,新“警员”入职后,会先接受一些培训,如学习如何发现校园中的安全隐患,如何寻求帮助,如何调解学生矛盾等,并且掌握一定的防身技能。经过了3年多探索,警队队员已经超过百名,在他们的守护下,校园安全环境得到根本性好转。
这支少年警队,只是南华西街社区多元化治理的“一环”。派出所继承和发展群众路线,以“1+10”模式开创社区多元化治理格局。其中,“1”是指由街道引导培育的非营利性社区社会组织“平安促进会”;“10”是指由派出所引导组建或重点参与的10支群防群治队伍,包括“少年警队”“义务巡逻队”“夜鹰巡控队”“义务宣教队”“志愿救援队”“社区帮教队”“重点领域巡控队”“物业管理服务队”“爱心南华队”和“街坊服务队”。
近年来,这10支群防群治队伍在各自的领域默默耕耘,共同守护南华西的平安与和谐。除了少年警队,由辖区青年退伍兵、热心社区工作的青壮年男子及企事业单位的安保人员组成的“夜鹰巡控队”,有效充实了夜间巡防力量;义务宣教队中的防诈宣传小分队贴近实际,自创防诈系列小漫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全民反诈,为辖区的防诈骗宣传贡献了力量。
服务不缺位:
街坊口中的“警察英雄” 
年均帮扶300多群众
“在我们南华西街,街坊们有事都喜欢找阿SIR,也随时都能找到阿SIR。”社区老基干芬姨笑着说。近年来,派出所更是着力打造有温度的派出所,强化爱心传承、警民互动,立足民意民需民盼。71岁的罗老伯因户口簿的姓名存在冷僻字,无法办理“一卡通”业务,社区民警获悉后,主动奔走于不同部门,快速帮罗老伯办妥了新户口簿。
两年前,身患地中海贫血重症的小男孩冯炜豪,在南华西派出所民警和一众热心街坊的帮助下,圆了自己的“警察梦”——当了一回“小卧底”,抓获了一伙拐卖儿童的“犯罪团伙”,并“荣获”一枚立功勋章。
坚持温情传承,小小派出所为民服务不停歇。依托社区驻点团队,派出所组织社区民警和辅警,联合街道干部、居委工作人员,由派出所领导分片包干,开展滚动式、常态化的入户走访活动,访民意、听民声,年均帮扶群众300多人,接受表扬感谢信50多宗。
后乐园社区居民崔哥是双下肢二级残疾人,平日与妻子在市场卖鲜货为生,是社区的困难群众。社区民警在日常走访中,坚持帮助崔哥解决生活上的大事、小事、困难事。前段时间,崔哥档口所在的市场因升级改造,与其解除合约,而新租档口因证照问题暂时未能营业,崔哥的儿女还在求学阶段,致全家一时失去经济来源。得知情况后,社区民警随即向相关部门详细了解了办证的流程路径,并主动向相关办证部门反映崔哥一家的困难状况。
经过充分沟通协商,最终崔哥顺利办理了证照,档口得以正常开业,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崔哥怀着感激之情,携家人给派出所送上感谢信和一面绣有“十年帮扶爱民路,街坊的警察英雄”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