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60岁羊城菊会开幕:50色大立菊扎作过程不简单

新闻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在竞争激烈的洗发水市场中,众多品牌都在寻求独特的发展之道。而洗发水贴牌代加工,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迈...

  • 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 全国巡展广州站超燃开启

    2024年8月10日,由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全国巡展,在广州天河高德置地春广场超燃开启。活动首日,聚集了众多铠迷铠粉,现场热闹火爆,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沉浸在铠甲勇士的热血...

  • 中外热门IP迷人眼!瞄准授权新风口,深圳国际授权...

    2023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也是IP衍生消费的高光之年,市场上的火热也延续到了深圳国际授权展的现场。作为IP行业的年度盛事,华南地区领先的IP授权商贸平台国际授权及衍生品(深圳)展览会(深圳国际授权展)...

  • 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

    12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国际儒...

商业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哪里?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

说起被种草的“懒人神器”,哪个最深得你心?有人说是扫地机器人,有人投票给洗碗机,可没想到,洗鞋机今...

60岁羊城菊会开幕:50色大立菊扎作过程不简单

发布时间:2019/11/19 新闻 浏览:791

广州历史最悠久、连续举办时间最长的专业菊花展览、文化公园三大传统花事活动之一的第60届羊城菊会11月16日正式开幕。此次菊会恰逢一甲子,无论是展出的菊花景组,还是组织的活动形式都比往年更盛大、更丰富。
image.png
早上9时,记者来到文化公园,这里就已人头涌涌,十分热闹了。“我们河北老家看的是‘九月菊’,这个时节没有菊花可赏了。”住在附近的街坊尤先生说,十多年前他和老伴儿来到广州,和儿子一起定居在附近,每年都会来逛菊会。“每年都会拍好多照片分享给北方的亲朋看看。”他说。
“今年80多岁了,看不出来吧。”广州老街坊杨婆婆带着墨镜、系着玫红丝巾,人比花俏,手机里刚拍下不少美图。她告诉记者,自己一大早专门从越秀坐公交车过来,今年的布景范围比往年更大,在中心舞台后侧也能拍到好多靓照。
街坊邓伯则赶着时间来,赏完花后又匆匆赶车出游。“今年的景组比往年更大规模、更大气,不过菊花开得不多,来得有点早,但还是想第一天来。”他表示。据悉,菊花景组中,不乏20多米长、五六米高的大型景组,不过它们要在11月下旬迎来最佳观赏期。
早上10时,文化公园中心舞台,在恢弘的击鼓声中,第60届羊城菊会正式开幕。据悉,羊城菊会始于1953年,在文化公园举办,上世纪80年代是菊会最鼎盛的时期,文化公园、烈士陵园、越秀公园都举行大型菊展,然而时至今日,文化公园是广州60多年来唯一坚持举办的,以弘扬岭南悠久深厚文化传统、传承菊花栽培扎作技艺为宗旨,深受市民喜爱。
为丰富羊城菊会的文化内涵,开幕仪式上,征集评选出的文化公园吉祥物——头戴黄花的卡通小羊首次亮相,菊花扎作、栽培巧匠上台领奖。菊会期间文化公园还在西关苑精心安排“广州文化公园羊城菊会回顾展”,以昔日照片、昔日新闻、口述故事再现羊城菊会的历史记忆。据悉,2018年起,文化公园开展“羊城菊会菊艺工作者口述史”研究,通过对多年从事菊艺行业的一线花工以及公园管理者的口述记录,总结羊城菊会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深入挖掘岭南菊花栽培与造型技艺的特色价值,为岭南菊艺的保护传承留下一手的档案记录。
菊花扎作工匠揭秘50色彩色独株大立菊的诞生
今年菊会首次展出多达50种颜色近200朵菊花的独株彩色大立菊,令许多市民闻讯前来。有些遗憾的是,目前,这株大立菊还未进入盛花期,屹立在正门中轴西侧“遨游太空”景组中,显得有些“平平无奇”,市民游客要欣赏想一睹芳容,还要等些时日。
大立菊扎作是岭南菊艺中一项特色技艺,每株大立菊开花数百朵乃至数千朵,布列整齐,可谓“满树繁花独一枝”。尽管还不能欣赏这株50色大立菊盛开的样子,但羊城菊花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陈仲祥为我们揭秘了它的扎作过程。
据悉,彩色大立菊一般多为拼装,把几种颜色的菊花拼在一起扎作成大立菊造型,而此次展出的这株50色大立菊则是通过嫁接技艺,将约80个品种的菊花枝径嫁接到一棵菊花身上而成,十分难得。
陈仲祥16岁开始从事菊花栽培、扎作,1978年开始参加羊城菊会,至今已是76岁的老匠人。他介绍,完成这样一个品种又多、颜色又靓的作品,从插苗到嫁接要耗时14个月。“难度有三:第一是嫁接,要找好的品种,品种不好嫁接后长不大;第二是栽培,要嫁接80种,种的时候就要栽培上百种,而且不同品种生长周期不同;第三个是造型,按照老传统,不能交叉斜枝,要和谐地反映出菊花的美貌。”他说。
祥叔还告诉记者,目前,菊花扎作基本上是老师傅在做,这门手艺难以找到后生接班。“菊花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0到18度,而广州气温高湿度大,又要防晒又要防雨水,种植难度大,露天作业辛苦,‘比凑大一个仔还难’。加上市场收益不高,种植场地难找,很少有后生愿意从事这一行。”他表示。不过,文化公园的羊城菊会越办越热闹,不仅是持续至今的菊艺爱好者交流平台,更是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热衷的花事活动,也让他看到了社会各界对岭南菊艺的重视。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