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 全国巡展广州站超燃开启
2024年8月10日,由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全国巡展,在广州天河高德置地春广场超燃开启。活动首日,聚集了众多铠迷铠粉,现场热闹火爆,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沉浸在铠甲勇士的热血...
-
中外热门IP迷人眼!瞄准授权新风口,深圳国际授权...
2023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也是IP衍生消费的高光之年,市场上的火热也延续到了深圳国际授权展的现场。作为IP行业的年度盛事,华南地区领先的IP授权商贸平台国际授权及衍生品(深圳)展览会(深圳国际授权展)...
-
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
12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国际儒...
商业
-
如祺车服网约车租售中心开业,一站式服务持续升级!
9月7日,如祺车服网约车租售中心正式开业。如祺车服网约车租售中心集车型展示、销售、售后等全链条车生态服务于一体,助力如祺车服完善一站式服务能力,持续为广大网约车师傅提供高品质服务体验,为产业链上下游...
-
让我们传承爱与希望!2022同远第五届植得爱亲子公...
护绿,比我们想象中更迫切 阿拉善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这里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2.3%,且每年以1000千米的速度扩展蔓延速度扩展蔓延。 阿拉善的绿洲之...
-
酒拾烤肉“遇见羊城”广东省专场招商说明会成功举办
2020年8月22日,酒拾烤肉“遇见羊城”广东省专场招商说明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全国各地的受邀投资嘉宾齐聚于此,共同探讨酒拾烤肉未来在广东省的发展之路,开启共赢新时代。酒拾烤肉品牌开发总监黄砚方先生、品牌招商...
灯火缀垄如星子,青春扎根即共生——岭南师范学院青村时光突击队与社工的乡土诗行
发布时间:2025/08/22 新闻 浏览:8
当太平镇的暮色漫过青黄相间的田垄,三味书屋的窗棂透出暖黄的光,像大地悄悄漾开的一抹眸光。这束光里,藏着岭南师范学院青村时光突击队从6月15日到7月7日的全部心事——从云端筹备的审慎,到乡野实践的赤诚,他们以青春为笔,在乡土间写下“共生”二字,让每一步足迹都成为生长的年轮。
一、云端磨剑,于细微处见真章
6月15日腾讯会议中,指导老师胡林琦通过麦克风清晰强调,情绪劳动量表的每个选项都应真实映射社工的日常工作场景。当屏幕上滚动的调研问题出现“是否会掩饰内心情感”这一选项时,团队成员陷入沉思——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勾选,而即将展开对真正专业情感体验的探索。
郑思怀副队长的分享犹如破冰之斧。谈及乡村调研,他强调:“实践绝非走马观花地拍照,而是要将自己融入泥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番话让队员们围绕着“新闻稿发多少篇”、“视频是否添加特效”的争论逐渐平息。大家开始明白,宣传的真谛,是让乡土的声音被听见,而非炫耀青春的姿态。
张泽琳队长的分工表上,访谈、录音、剪辑的任务被红笔圈注,“安全第一”四个字力透纸背。这场持续三小时的培训,没有豪言壮语,却在“怎样记录社工的情绪细节”的琐碎里,埋下了“务实”的种子。正如胡林琦老师所言:“把准备做在前面,才能让实践扎根泥土。
二、旌旗所向,以青春赴山海
6月28日的尚体馆,阳光穿过玻璃幕墙,在地面织就金色的网。校旗与突击队旗交相辉映,30余名队员的誓言震落了檐角的尘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锤炼自我、奉献社会。”领誓的声音刚落,张泽琳从校领导手中接过队旗,鲜红的布料在风里舒展,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往届团队的故事在耳畔回响,化学化工学院的师兄们让南药在茂名的土地上扎根,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师姐们用新媒体让乡村故事走出大山。不禁令人感叹:前辈们在田野间书写学术篇章,青村时光突击队则需令足迹绽放鲜花。合影时,队员们的目光越过镜头,望向湛江太平镇的方向。那里有等待被倾听的社工,有盼着有人说说话的老人,有需要灯光照亮的书屋。此刻的相聚,不是终点,而是一场奔赴的开始——以青春为舟,以专业为桨,驶向乡土的深处。
三、星火燎原,让红色基因照见初心
6月29日的校园草坪,红色身影与绿色草木相映成趣。建党104周年的特殊日子即将到来,队员们身着“百千万工程”实践服,将《觉醒年代》里的振臂高呼、《建军大业》中的冲锋姿态、《虎门销烟》时的凛然正气,一一重现。
扮演李大钊的队员扬起手臂,袖口的褶皱里藏着反复排练的汗水。演绎林则徐的队员眼神如炬,高喊“奉旨,硝烟”。这些跨越百年的故事,在年轻的演绎中褪去了教科书的厚重,变成了可感可知的信念——就像后来在太平镇看到的,社工们日复一日的坚守,何尝不是另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当最后一个片段落幕,队员们分食着象征团结的甜品,掌心相触的温度里,悄然完成了从“群体”到“集体”的蜕变。这场红色经典重现,不是简单的角色扮演,而是为即将到来的乡土实践,注入了“自找苦吃”的精神钙质。
四、泥土生根,共生里藏着真答案
7月3日的太平镇,四辆车驶入社工站,陈站长的笑容像晨光一样温暖。“去看看调浪村的三味书屋吧,那里有你们要找的答案。”他的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乡土共生的核心。
书屋藏在一栋简陋楼房的二层,墙皮剥落的一楼与二楼的温暖形成奇妙反差:村民捐赠的旧书在书架上泛着柔光,墙上“书屋公约”的朴拙字迹里,藏着他们与孩子们之间的约定。最动人的是屋中央的黄桌布——那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旧木桌,木桌的刻痕里,嵌着“废物变宝”的智慧,更嵌着“这是我们自己的书屋”的归属感。负责书屋的莫社工说:“当初找村民刷墙、接水电时,没人说‘这是政府的事’,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说‘这是他们的地方’。”这样的“共生”藏在每一个实践细节里。
岭头村的走访中,队员们跟着社工走进老人家中,听老人用雷州话念叨“政府还记得我们”。面对村民提出的低保年审疑问,社工当场登录政务平台查询,让“政策答疑”不再是标语。访谈里,李社工虽谈及“薪资与付出不成正比”时,但“看到孩子笑脸就值了”的话语,比任何报告都更有力量。
总结会上,队员们翻看着笔记本,12名社工的深度访谈,4户困难家庭的需求记录,村落的服务场景拍摄……这些资料背后,是孩子抱着书本时的雀跃,是老人接过物资时颤抖的手,是社工在暮色中锁上书屋门时的满足。正如陈站长登高望远时所说:“你们来不是‘来访者’,是‘同行者’——看清楚泥土里的生长逻辑,比带回多少份问卷都重要。”
五、灯火长明,青春与乡土共生长
离镇那天,青村时光突击队再次登上高地。田垄在晚霞中舒展如绸,三味书屋的灯光,与远处村民家的灯火连成一片。回望这些天,从线上会议室的细致筹备,到乡野间的躬身实践,队员们终于懂得,“百千万工程”的深意,不在华丽的方案里,而在旧木桌的刻痕中。青春的价值,不在“团队贡献”的报表里,而在村民满脸笑容那句“谢谢你们”里。
当“三下乡”的旗帜收起,带回的不仅是那些访谈录、300分钟视频素材,更是一种认知,真正的实践,是让村民成为书屋的主人,让社工的故事被听见,让青春的力量化作乡土里的一杯土、一盏灯。太平镇的夜风吹过,那束从三味书屋透出的光,正照亮更多“共生生长”的可能。而青村时光突击队的故事,不过是万千青年扎根乡土的一个注脚——因为他们知道,当更多灯火在田垄间亮起时,乡村振兴的答卷,自会在泥土里生长出最动人的答案。这答案里,有青春的温度,有乡土的厚度,更有“共生”二字写就的属于中国乡村的未来。(供稿/图片:庞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