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investment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从中国第一座官办水泥厂到大元帅府纪念馆

新闻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在竞争激烈的洗发水市场中,众多品牌都在寻求独特的发展之道。而洗发水贴牌代加工,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迈...

  • 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 全国巡展广州站超燃开启

    2024年8月10日,由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全国巡展,在广州天河高德置地春广场超燃开启。活动首日,聚集了众多铠迷铠粉,现场热闹火爆,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沉浸在铠甲勇士的热血...

  • 中外热门IP迷人眼!瞄准授权新风口,深圳国际授权...

    2023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也是IP衍生消费的高光之年,市场上的火热也延续到了深圳国际授权展的现场。作为IP行业的年度盛事,华南地区领先的IP授权商贸平台国际授权及衍生品(深圳)展览会(深圳国际授权展)...

  • 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

    12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国际儒...

商业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哪里?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

说起被种草的“懒人神器”,哪个最深得你心?有人说是扫地机器人,有人投票给洗碗机,可没想到,洗鞋机今...

从中国第一座官办水泥厂到大元帅府纪念馆

发布时间:2019/10/23 财经 浏览:702

1906年,珠江南岸,一块叫作“草芳围”的潮田上,冒出了一片新房子。它由高耸的烟囱、西式的厂房和西式外廊式建筑组成。一条用石块砌筑的运河从江边一直延伸入厂内。以运河为界,厂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侧生产水泥,东侧生产硬红砖和花阶砖。这就是继澳门青洲英坭厂、唐山启新洋灰公司之后的中国第三座,同时也是第一座官办水泥厂——广东士敏土(水泥)厂。
经过113年来的岁月洗礼,士敏土厂的代表性建筑保留了下来,而且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我们叫它“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随着大元帅府纪念馆开始实施夜间开放,这里也绽放出新的活力,成为珠江夜游新的“打卡点”。
第一家官办水泥厂的鼎盛与衰落:建筑中西融合
最早的草芳围是珠江滩涂,长期人迹稀少,偶有舶板停靠或拾贝的渔户停留。直到20世纪初,河南岛逐渐开发,才出现潮田。但这片潮田的用途是什么?
当时广东经济的发展,对水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利润丰厚,但本地市场基本被进口水泥和澳门青洲英坭厂(包括香港青洲英坭厂)的产品所占据。于是,广东士敏土厂应运而生。士敏土厂1906年动工,1909年5月投产。作为官办企业的广东士敏土厂,建设规模巨大,并采取了国际化合作的模式,广泛引入外国设计师、洋行参与设计施工。
从建筑特色看,士敏土厂有着连续拱券、四面环廊等基本特征。美国设计师亚瑟·威廉·帕内(Arthur William Purnell)将锁石、复杂的组合线脚、檐口等西方正统的古典元素融入其中。不过,他在设计建筑的排水管时,将其设计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竹节形状,并饰以竹叶装饰,还将门窗设计成了岭南气息很浓的百叶门窗。
1909年,广东士敏土厂试机烧土,但是试生产效果并不理想。1916年,经调整士敏土厂达到鼎盛时期。1918年,澳大利亚华侨蔡兴、蔡昌兄弟在广州闹市区珠江北岸西堤大道上投资兴建了当时广州最大的百货公司——大新百货公司,所用的水泥就是来自士敏土厂出产的“威凤祥麟”牌水泥。一战结束后,广东士敏土厂重回夹缝生存的困难局面。
20世纪30年代初,西村水泥厂和广东士敏土厂正式合并。至此,“广东士敏土厂”作为一个单独的厂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20世纪初时代风云变幻,广东士敏土厂办公楼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17年至1925年,孙中山先生曾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两次(第一、三次)被孙中山借用为大元帅府的办公场所。
不过,士敏土厂却并未因孙中山的借用而停产。孙中山还派胡毅生任该厂总办,继续生产水泥。
随着孙中山倡导的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于1918年5月离粤赴沪。1921年,孙中山重返广州,担任非常大总统,一开始未将办公地点设于士敏土厂。不过,当时他的办公地点已于1922年陈炯明“六一六”兵变中被毁。1923年,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期间,孙中山决定将大本营重新迁往广东士敏土厂。
孙中山在此完成了《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这一时期,士敏土厂门楼前有两堵半身高的围墙,墙外左右设岗哨亭。“广东士敏土厂”石碑被“大元帅府”四字木牌所遮盖。在此期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召开了国民党一大,实行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开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建了黄埔军校和国立广东大学(在其去世后改称“中山大学”),并在此撰写了《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明确提出了成立国民政府。孙中山与宋庆龄一起,在士敏土厂的办公楼里,度过了革命生涯中最后一段广东岁月,直到1924年受邀北上,病逝于北京。直到1925年7月,大元帅大本营的历史使命正式结束。
如今的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依托大元帅府旧址,于1998年筹建,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现存部分西毗江湾桥,由南至北依次为南楼、北楼、门楼,南北楼两侧设有东、西广场,门楼前新辟有一个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大广场。
近年来,该馆年入馆人数持续保持在30万人以上,巡展人数超过10万人。自今年8月起,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开始实行夜间开放,大元帅府的灯光与建筑,让这里晚上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夜间开放后,展览活动根据夜晚的环境和氛围进行提升,例如开设露天电影,许多老街坊特地带上全家老少来重温经典,活动也唤起了他们的浓浓回忆。
大元帅府承载了中国实业发展史、建筑文化交流史和近代民主革命史等多重意义,如今,在江风吹拂下依旧优美动人。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