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investment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数字赋能文化产业 携手构建人文湾区

新闻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在竞争激烈的洗发水市场中,众多品牌都在寻求独特的发展之道。而洗发水贴牌代加工,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迈...

  • 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 全国巡展广州站超燃开启

    2024年8月10日,由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全国巡展,在广州天河高德置地春广场超燃开启。活动首日,聚集了众多铠迷铠粉,现场热闹火爆,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沉浸在铠甲勇士的热血...

  • 中外热门IP迷人眼!瞄准授权新风口,深圳国际授权...

    2023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也是IP衍生消费的高光之年,市场上的火热也延续到了深圳国际授权展的现场。作为IP行业的年度盛事,华南地区领先的IP授权商贸平台国际授权及衍生品(深圳)展览会(深圳国际授权展)...

  • 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

    12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国际儒...

商业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哪里?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

说起被种草的“懒人神器”,哪个最深得你心?有人说是扫地机器人,有人投票给洗碗机,可没想到,洗鞋机今...

数字赋能文化产业 携手构建人文湾区

发布时间:2021/12/07 财经 浏览:329

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产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更是繁荣文化事业、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12月5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广州文交会”系列活动之一“2021广州文化企业30强发布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系列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

此次学术会议由1个主论坛和2个分论坛组成。其中,主论坛主题为“2021广州文化企业30强发布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分论坛分别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背景下短视频的文化影响力”和“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意设计的力量”。

会议汇聚各方智慧与资源,共同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文化产业创新、协同、融合、开放发展开展研讨互动、思想碰撞、交流互鉴,为广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广州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国际大都市建设献计献策。

数字化助推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中国文化产业正在经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时期。面临全球疫情形势复杂多变、数字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广州文化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认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辩证统一地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创造出更多样化、个性化以及品质化的文化产品,并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疫情以及世界范围内发生其他社会经济变革,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创新发展,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新的技术渠道触达受众、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世界城市文化论坛秘书长保罗·欧文斯说。

如今,广州正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而文化消费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文化消费是一种魅力消费,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文化消费是多样化的消费、个性化的消费;其二文化消费的状况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状况,文化消费活跃的城市总是充满活力、吸引力的城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创新工程首席专家、教授祁述裕认为,文化消费是一种随机性消费,文化消费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品的供给状况。

因此,文化消费方式的创新将带来文化消费领域的拓展。祁述裕建议,要扩大文化产品供给,培育文化消费新业态,以线上线下相融的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扩大文旅市场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基于超级文化数字场景的文化消费,将会成为未来重要的消费增长点。”他说。

数字场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正是今年文交会的一大看点。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曲柳介绍,在今年文交会的数字文旅新业态成果展厅内,企业携时空旅行沉浸式飞行影院、励丰文化XR元宇宙极致体验空间、励丰文化GameBay体感游戏三大创新文旅消费产品参展,深受观众喜爱。

“数字技术和文旅产业的结合加快推动文旅新业态发展。”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杨代友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应用,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势头强劲,催生了数字音乐、智慧旅游、电子竞技、沉浸式体验等一批文旅消费新业态。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魏鹏举也认为,当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正逢其时,数字经济是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赶超式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文化科技融合是中国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球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着力点。

魏鹏举提到,要从保护和尊重内容价值的本源上入手,着力提升文化科技的硬实力。“这是中国在数字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工作。无论在什么样技术背景下,内容永远是王道,这是根本,也是内核。”

融通合作

建设人文湾区

广州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人文湾区”建设的一部分。近年来,粤港澳三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平台日渐增强。

聚焦文旅融合领域,广州大学“百人计划”领军教授朱竑从旅游发展的规律入手,对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推动文旅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分享了自己的见解。“旅游的发展过程里有一个基本规律,它追求最大的差异性,差异越大,吸引力越大。因此,旅游产业无一例外都要努力呈现出自己的特殊性,而认同已经成为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规律。”朱竑讲道。

文化在形成认同上的作用不言而喻。伴随旅游产品“认同”属性的凸显,文旅融合消费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朱竑看来,应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既突出地方个性,推动差异化发展,又要突出认同理念,开发气候宜人宜居特点的文旅产品。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互联互通、同根同源,而广州是大湾区核心枢纽城市,在大湾区建设中担负着核心引领城市的重要使命,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中可以发挥引领作用,与湾区各城市融通合作,携手推动“人文湾区”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根同源,为湾区城市间的文旅融合、文化创意打下根基。香港创新产业委员会主席、思彼思资产管理集团总裁黄绍忠从香港文创产业现状剖析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机遇,“文创产业是香港最具活力的经济环节之一,众多地标及活动不断巩固其创意之都地位,其在人才流通、文创产业上的发展优势,对内地文创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

“大湾区有着庞大的应用场景,香港可以将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引入广州,聚集人才和技术,通过建立开放协同的产业孵化中心,将文化创意在广州场景落地。”黄绍忠认为,要以数字化文创助力粤港澳融合发展,向世界分享中国智慧,以博览、文化贸易、文化装备、智慧展示等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贸易产业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世界先进文化“引进来”。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庆则从数媒时代的电影业为角度提到,在考虑澳门电影业发展的策略的时候,应该不求大而全,而求小而专。“以科技为核心,以合作为先导,澳门要发挥文化遗产丰富,文化多元优势,与内地、香港合作,并利用澳门的‘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寻求更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利用海外播出平台,吸引规模化的海外投资等方式壮大电影业。”张志庆说。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此次论坛搭建起跨越产学研各界的平台,汇聚各方智慧提供参考建议,对共同推进广州乃至大湾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