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疫当前,谁在捍卫我们的生活?

新闻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在竞争激烈的洗发水市场中,众多品牌都在寻求独特的发展之道。而洗发水贴牌代加工,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迈...

  • 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 全国巡展广州站超燃开启

    2024年8月10日,由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全国巡展,在广州天河高德置地春广场超燃开启。活动首日,聚集了众多铠迷铠粉,现场热闹火爆,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沉浸在铠甲勇士的热血...

  • 中外热门IP迷人眼!瞄准授权新风口,深圳国际授权...

    2023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也是IP衍生消费的高光之年,市场上的火热也延续到了深圳国际授权展的现场。作为IP行业的年度盛事,华南地区领先的IP授权商贸平台国际授权及衍生品(深圳)展览会(深圳国际授权展)...

  • 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

    12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国际儒...

商业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哪里?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

说起被种草的“懒人神器”,哪个最深得你心?有人说是扫地机器人,有人投票给洗碗机,可没想到,洗鞋机今...

大疫当前,谁在捍卫我们的生活?

发布时间:2020/04/23 新闻 浏览:667

在过去的两个月,一个又一个精神饱满的快递小哥为亿万隔离在家的中国家庭,带来了亟需的日用之需。大疫当前,这使得中国城市中产阶层的物质生活水平并未明显降低。

毫无疑问,这是疫情期间,中国经济最富暖意的截面。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一季度,我国的GDP出现了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6.8%。但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却比上年同期增长5.9%。

另有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的零售线上化率(网购销售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约为16%,而中国已经接近24%(2020年一季度为23.6%),已经超过美国一大截。

3月5日,广州中港皮具城的一家店铺工作人员在录制视频推销产品

和许多国家因疫情造成的物流停摆相比,中国网购的逆势增长说明,我们在电商、物流等领域的基础设施上,在全球可能早已位居第一。在特殊时刻,中国的物流系统有着外界难以想象的承压能力。

物流的基础设施,有硬件,也有软件,而它们共同的空间载体是枢纽性的核心城市。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电商的发展,中国的核心城市在崛起,它们是物流中转的枢纽,是信息分发的大脑,更是资源辐射的原点。它们既是中国新经济的发动机,也拱卫着亿万中国人的舒适生活。

广州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11亿件快递背后

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复工,城市才能正常运转。

一个数据告诉我们,广州的复工意味着什么?

2020年4月14日,国家邮政局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邮政行业运行情况:在快递业务量前50位城市中,广州排名全国第二,为111201.9万件。广州的业务量约为北京(51231.3万件)和上海(56346.3万件)的总和。

业务量排名第一的是金华(义乌)市,快递量达116536.7万件。这并不意外,因为这个地方一直都是国际小商品集散地。但是,如果从业务收入来看,那么广州基本上对义乌形成了碾压之势。广州业务收入为1138233.5万元,而金华(义乌)只有448701.2万,不到广州的一半。

也就是说,综合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两个指标来看,广州作为中国南部的核心物流枢纽,其地位不可替代。

第一季度,正是中国战疫的关键时刻。因此,数据还说明了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广州的快速复工,确保了中国南方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物流系统的畅通,以及战疫物资产业链的正常运营。这对举国战疫极为关键。

首先,在国际上对中国制造进行“转移替代”之声不绝于耳的背景下,作为中国制造核心地带的物流第一枢纽,广州快速复工,便是对这种声音最有力的回击。

3月19日,务工人员陈安心(前)准备上车。当日,551名湖北荆州务工人员搭乘专列抵达广州,返岗就业

此外,稳定和通畅的物资供应,更稳定了大疫面前千万个家庭的人心。可以说,没有广州的快速复工,就可能没有珠三角漂亮的线上零售数据。同时,快递小哥们的工作也将困难重重。

除了作为转运和配置枢纽的意义,广州也是全国抗疫物资的主要生产地之一。

4月12日,在广州市第73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温国辉透露,全市日产口罩由复工开始时的60万个增加到超2300万个,增加了37倍。

在支援全国抗议的行动中,广州还累计调配口罩2.38亿个、防护服69.2万件、一次性手术衣22.7万件、额温枪54.3万支,完成国家和省下达口罩4522万个、防护服30.4万件调拨任务。

4月7日,广州市从化区,工人在生产线上生产口罩

请注意,以上产量是“日产量”。不要说其他的医用物资,只要对比一下中国的人口数量和这个口罩“日产量”,就知道广州在全国战疫大盘中的份量,有多少人戴上了“广州造”的口罩来抵御病毒。

未来,在疫情防控的新常态之中,广州的地位更不可替代。

底线和进取

在特效药和疫苗发明之前,人类将长期和这种传染性远比SARS更烈的新冠病毒共存。换句话说,防控疫情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对个体来说,抵御病毒需要充足的蛋白摄入,就像张文宏说的那样,少喝粥,多吃高蛋白。对城市来说,实现经济快速复苏和持续发展,确保工薪族(尤其是身负按揭者)家庭现金流的坚实,同样是一座城市抵御“经济病毒”的有效办法。

广州时刻都没有放松。疫情爆发之后,广州快速出台“暖企15条”“稳增长48条”“信用助企9条”等措施。截至4月11日,广州全市4530家“三必需”(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业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企业、80个在建省重点项目、12条地铁线路的320个工点,复工率均达到100%。

2月27日,广州市倍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工人在额温枪生产流水线上作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专业生产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的广东广州市倍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紧急复工复产,产能已达每天2万支。目前,所有产品由广州市统一收储、调配

作为市场意识浓厚的千年商都,广州既有非常时期的底线思维,也深谙微观运作的市场机制。狠抓“四上”企业的复工率的就是例子。

截止4月11日,广州3.09万家“四上”企业复工率99.4%。所谓“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它们是城市实体经济的基本盘。

规模企业处在供应链的核心,关系到上下游中小供应商和分销商的生存。制造业不用说,即使餐饮业、建筑业也是如此,这些产业是成千上万的服务人员、农民工、卡车司机和种植户的家庭生活来源。

只要规模企业启动,那么链条上的中小企业也就有了信心,整个行业也会反弹。仅以富有广州特色的餐饮业为例,到4月中下旬,全市14万家餐饮企业超过九成复工。除了外卖增长之外,一些知名老店3月的整体营业额还超过疫情前12月的两倍以上。

4月12日,钟南山出席广州市第75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指出广州没有出现疫情反弹,广州工作到位,根据规律病例数不算高。肯定广州担当起“守国门”重任,采取核酸检测和14天隔离“全覆盖”是对的

规模企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一旦退出市场,重新进入的成本将会很高。世界上所有的经济衰退,最核心的原因一是信用紧缩,第二就是规模企业的退出。规模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强,即使是恢复部分开工,他们也能大概率度过危机。这个群体的及时复工,意味着城市实体经济的基本盘稳固了。

在外贸领域,广州的行动速度非常快。4月17日,广州通过了《广州市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主要从七个方面着手,涵盖23条具体举措。亮点至少有两个:一是龙头化,二是电商化。

比如,《措施》明确,要培育一批市场采购重点专业批发市场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全面提升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水平,研究形成适应广州市跨境电商发展实际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以及在网上举办的第127届广交会。外贸服务的“龙头化”和跨境贸易的线上化,两者正是广州过去几十年所亟需的。

在一线城市中,广州科学抗疫,快速复工,既有底线思维,也有进取之心,而且颇具前瞻性,顺应了全国经济战疫方向的调整。

一线城市的责任

在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任务,即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4月13日,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批发商在搬运蔬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广州市通过动员农副食品批发市场商户“不停档、不断供”、积极组织货源、加强市场价格监控等措施,全力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

在过去一段时间,经济工作提得最多是“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从“六稳”到“六保”,体现了当前宏观管理的底线思维,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务实态度。

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经济趋“稳”的时候,中国的一线核心城市正面临着两个背景。

一是国际。当前,国际舆论氛围正在变化,尽管我们快速复工,但对中国制造“转移替代”的声音依然存在。而且,在一些医疗物资领域,局部替代和回流已经出现。而疫情之后,不确定性还可能持续。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一线城市将承担展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决心的重任。

二是国内。在经济增速放缓或下行的时候,生产要素会出现强烈的避险倾向。资金和人,一直将朝着核心城市流动。这几年,这种趋势正日益明显,速度也在加快。在这个时候,一线城市不但要积聚,更要配置、辐射和分发,要承担枢纽的作用,带动区域的转型升级。这是一种责任。

近年来,广州以狠抓营商环境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IAB产业,正是对以上两大趋势的回应。

3月28日,经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的人员排队接受卫生检疫。广东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自3月27日6时起,对所有经广东口岸入境人员(含港澳台地区,含中转旅客)实行核酸检测全覆盖,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集中隔离食宿费用自理

2020年1月,广州制定印发了《广州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这被称为广州营商环境3.0版改革,它从五个方面共提出26条改革任务、82条具体举措。力度之大,在全国一线城市中鲜有其匹。

唯有改革,可以带来的长期投资的信心。2020年一季度,广州面向全球产业招商累计投资额达1.4万亿,新洽谈产业招商项目517个。以外资重地黄埔区为例,一季度,该区新设外资项目49家,同比增长60%。

再看内资。4月16日,位于广州南站附近的恒大足球场开工,对这座足球场富有传统特色的规划造型,网友决不放弃评论的机会。但我们也必须知道这个超级项目背后的数字:球场占地约15万平方米,可容纳10万人,总投资120亿!

4月16日,总投资120亿元人民币、可容纳10万名观众的广州恒大足球场正式开工。广州恒大足球场毗邻广州南站,球场总占地约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计划在202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许家印不再只是一个地产商,他早已历练为在境内外资本如云得水的超级财团掌门,他深谙经济地理的洼地价值和区域发展的潜力。他“参与了设计”,充分说明了资本对一座城市的态度。

如果说大项目代表资金要素的态度,那么另一个数据则代表更重要的要素——人的态度。2019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530.59万人,同比2018年的1490.44万人增加了40.15万人。这意味着广州连续5年人口流入超过40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广州罕有其匹;在一线城市中,广州也远超北京和上海。

在评判一座城市的时候,人们用脚投票,这比其他任何标准都重要。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