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广东加速建设“无废城市” 降低小微企业危废处置成本

新闻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洗发水贴牌代加工:开启品牌崛起新路径

在竞争激烈的洗发水市场中,众多品牌都在寻求独特的发展之道。而洗发水贴牌代加工,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迈...

  • 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 全国巡展广州站超燃开启

    2024年8月10日,由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英雄-铠甲勇士》15周年全国巡展,在广州天河高德置地春广场超燃开启。活动首日,聚集了众多铠迷铠粉,现场热闹火爆,每一位到场的观众都沉浸在铠甲勇士的热血...

  • 中外热门IP迷人眼!瞄准授权新风口,深圳国际授权...

    2023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也是IP衍生消费的高光之年,市场上的火热也延续到了深圳国际授权展的现场。作为IP行业的年度盛事,华南地区领先的IP授权商贸平台国际授权及衍生品(深圳)展览会(深圳国际授权展)...

  • 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

    12月5日上午,故宫博物院与周大福珠宝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国际儒...

商业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哪里? 顾均辉谈品牌定位:新一代“懒人神器”洗鞋机,妙在...

说起被种草的“懒人神器”,哪个最深得你心?有人说是扫地机器人,有人投票给洗碗机,可没想到,洗鞋机今...

广东加速建设“无废城市” 降低小微企业危废处置成本

发布时间:2022/08/19 新闻 浏览:201

“无废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细胞工程,继深圳成为国家首批“无废城市”试点城市后,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名单,珠三角9市均入选。

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目前已成立多个省级技术帮扶组,对试点地市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自2019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已投入近5000万元国家、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在实践中,“无废城市”涵盖内容庞大,广东有哪些探索?

远程视频巡检提升监管效率

“我们在检查中发现这家企业的危废未设置识别标识,便立即在系统上联系整改,随后企业上传加上标识后的整改反馈。”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和化学品处处长林卫强指着固体废物智慧监管系统介绍,“通过线上监管方式,实现用较少人力监管大量产废企业。”

记者在该系统的显示屏看到,目前智慧监管已覆盖所有产废企业,全市已有25692家产废单位录入,同时处置企业全部完成视频监控和车辆GPS+视频在线监管,依托系统开创的远程视频巡检功能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

“我们每月都会按计划抽检企业,监管人员不再需要去企业现场,而是通过系统联系企业环保责任人,现场用手机拍摄我们要检查的内容。”林卫强说,这样可减少打扰企业正常生产,如果企业不整改,后续再有针对性地去现场检查、处罚。

建废本地利用处置比例提升至35%

当前,深圳全市日产废38万吨,其中建废占比超85%,如何处置庞大的建废也是很多城市面临的难题,而现在,建废正在深圳实现“重生”。

“收运过来的建废经过设备预处理、多层筛分后,形成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这些骨料与水泥、粉煤灰等搅拌后,就可以做成混凝土建材。”在宝安区大空港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深圳市特区建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智介绍,“经主机压制和48小时养护窑处理,建废垃圾就变成了透水砖。”

不过李智也坦言,目前项目的盈利效果仍不明显,“还有不少人接受不了建废做成的透水砖,但其实都经过相关质量检测。另外,行业现在也还不够规范,需要继续完善。”

当前,针对建筑废弃物,深圳已建成38个固定式建筑废弃物资源化设施,利用处置能力达到17.6万吨/日,本地利用处置比例由21%提升到了35%。

同时,深圳针对不同类型固体废物都加快补齐基础短板,提升固废本地利用处置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五大能源生态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能力提升到约2万吨/日,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新建、扩建11个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和利用处置能力项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规模达到2982吨/日。

小微企业危废处置费用降低

在城市中,危废能否安全处置与市民健康息息相关。一直以来,危废处置难、处置贵、管理难均是痛点。

“这里面是从产废单位运来的危废,后期我们将以一个季度或半年为限,按计划送往危废处理单位。”在佛山市富钜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仓库,公司经理程里指着一个个分区排列并贴有危废标识的黑箱子介绍。

“我们还采用‘一码溯源+流转过程可视化’的模式,收集的危废生成相应二维码标签及电子台账,随时可查询其产出地、后期去向等,实现危废在收集、贮存、处置全过程的信息可视化。”程里说。

佛山产废企业超一万家,涵盖二十九类危废。此前由于产废企业与处置企业信息不对称、相关规范化管理服务供给不足等,危废处置成本一直较高。近年来,当地探索构建危废收集贮存的第三方治理模式“破局”。

“有些中小微企业的产废量不高,导致处废单位不愿意专门来收运。现在设置第三方收集贮存单位后,他们可以一次性收集多类危废,减少了产废单位联系多家处废单位的成本,当危废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也有了与处置单位进行议价的能力。”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与辐射安全科科长王凯武说,目前佛山参与危废收集贮存的试点企业已达15家,初步构建起危废收集贮存体系,中小微企业危废年处置费用从试点前每家平均1万元以上降低到6000—7000元。

同时,佛山鼓励危废处置企业建设区域性收集网络和贮存设施,吸引市外危废持证企业参与佛山危废的外运处置,去年试点企业共转出危险废物53337吨,很大程度缓解佛山危废处置压力。

姓 名:
邮箱
留 言: